2021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,主題為“防范化解災害風險,筑牢安全發展基礎”。今年5·12前夕,由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、中國地震局指導,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、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共同組織編寫《地震避險手冊》《家庭減災手冊》《洪澇避險手冊》等3部“應急避險科普系列讀物”。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、直觀生動的圖示、科學嚴謹地引導公眾面對災害如何正確防范和應對,最大限度降低災害可能造成的傷害和損失。
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,災害種類多、發生頻率高、分布地域廣、造成損失大。自然災害威脅著我們的家園和人身財產安全。2011年到2020年,我國平均每年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約2.35億人(次)受災,直接經濟損失平均超過3600億元。其中,地震是群災之首,造成的傷亡失蹤人數占各種自然災害傷亡失蹤總人數的52.3%。2020年,我國長江流域還出現了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汛情,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,具備充分的防災減災意識,掌握必要的防災自救知識,采取科學的防災避險行動,是減少災害損失、保護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有效途徑。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,是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載體。全球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學術研究表明,對公眾尤其是家庭的減災教育,對于減災工作至關重要。
提升公眾防災避險意識,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,是關愛生命,推動全面防災減災的重要行動?!皯北茈U科普系列讀物”三本手冊,將有助于社會公眾學習、掌握應急避險知識,防范化解災害風險,筑牢安全發展基礎。
《地震避險手冊》封面
《家庭減災手冊》封面
《洪澇避險手冊》封面